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

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加强财政货币协调配合 格外重视关键产业发展

网络整理:06-10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原标题:加强财政货币协调配合 格外重视关键产业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近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副教授、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颜色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解读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内涵等报告内容,并结合对当前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我国产业体系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合理增长,就要格外重视关键产业的发展。”在颜色看来,我国要实现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意味着今后一个时期,年均GDP增速大体要保持在4.7%的水平,因此,要重视大型制造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短期看,应切实保障企业生产和物流运输的连续性、稳定性;中长期应着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发挥国债市场纽带作用

证券时报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您认为报告为何会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颜色:近年来,我国在宏观调控领域愈发注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从国际比较看,这也是汲取了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应对危机的政策举措过度依赖货币政策,明显加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造成金融市场大起大落。对国内来说,财政资金投放对市场资金面通常有较大影响,如果货币政策不进行及时配合的话,也会导致金融市场资金利率的大幅波动。

证券时报记者:您认为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主要有哪些方式?

颜色:财政货币加强协调配合不仅对当下稳增长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长远看对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样重要。当前,财政货币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加强政策协调配合:一是加大力度发挥政策性银行准财政的作用。通过设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抵押补充贷款(PSL)时隔两年半重启净新增的方式,扩大内需投资,尤其是拉动基建投资增速上涨。二是通过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今年以来央行创设了多个专项再贷款工具,截至9月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合计55461亿元,持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杠杆撬动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创设通常是央行与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协调配合,结合当前经济急需稳增长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重点发力。

长远看,财政货币两大宏观政策协调配合的“桥梁”则会是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在内的政府性债券。特别是国债,会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中间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一方面,财政大规模发行国债之际,货币政策通常需要配合加大流动性投放,平抑市场资金面大幅波动,这算是货币政策对国债的间接支持;另一方面,国债收益率曲线在整个金融市场具有定价“锚”的基准作用,货币政策有必要通过适当操作保障国债收益率保持在合意状态;此外,国债还是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合格抵押品。

“财政的钱”与“央行的钱”有本质区别,《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未来,预计央行将通过加大流动性投放、将国债和地方债纳入更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合格抵押品等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政府债券的投资力度。

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内涵丰富

证券时报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为何要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颜色: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建设金融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国际金融协调合作治理机制四方面。

近年来,之所以强调要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过去全球央行体系存在的重大缺陷,从而引发人们的反思和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改革。

过去,全球央行体系公认的“金科玉律”是要反通胀、维护币值稳定,货币政策目标相对单一,但却忽视了金融稳定的重要性,这反映出央行的金融监管功能不充分。因此,现代央行制度的内涵就包括反思并强化金融监管职能,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此外,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银行制度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但仍不够成熟、定型,需要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重视大型制造业

中流砥柱作用

证券时报记者:二季度以来出台的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正在落地见效,您如何看待四季度的经济增长形势?

颜色:在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后,今年8月以来的经济出现筑底反弹的向好迹象,尤其是以下两个领域增长势头良好:一是稳基建投资的支持政策正在落地见效,基建投资对经济稳增长的支持在四季度会体现得更加明显;二是制造业不论是在生产端还是投资端都在企稳复苏,表现还是比较强劲的,保持向上恢复势头。

此外,尽管市场已充分预期年底前出口增速会放缓,但从目前公布的数据看,出口动能放缓的幅度比此前预想的要好。

综合看,我们认为,如果疫情不再出现超预期情况,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今年四季度到明年年初,经济仍有望保持回稳向上势头。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较大,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各类稳楼市政策。您如何看待当前的房地产行业调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颜色: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出台不少稳楼市政策,但受居民收入增速放缓、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房地产需求端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整体看房地产需求难以回到过去的“热度”,但这不见得全是坏事。只有中国的经济发展摆脱被地产“绑架”的旧模式,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实现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然,在“去房地产化”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应注意把握节奏和力度,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目前出台的一系列加大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的支持政策,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对冲地产行业下行带来的负面冲击。

证券时报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您认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注重发挥哪些领域的关键性作用?

颜色:根据我们的测算,我国要实现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意味着今后一个时期,年均GDP增速大体要保持在4.7%的水平。

要实现GDP持续合理增长,就要格外重视关键产业的发展。从我国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优势看,我认为要重视大型制造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近年来,产业外迁的话题颇受关注,但应客观分析是哪些类型的产业发生了外迁。以纺织行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出现外迁,其实是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过程中会出现的正常现象,不必过度解读和悲观。我国当前的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化工、机械等中高端大型制造业,这类产业具有重资产、技术门槛高、资本投入密集等特点,很多这类产业是为外迁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提供基础性原材料。正是得益于我国在这类中高端产业所拥有的国际比较优势,今年以来,欧洲不少大型制造业公司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建厂力度。

因此,我国应继续发挥好当前所拥有的产业结构优势。短期看,重点在于各地要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切实保障企业生产和物流运输的连续性、稳定性;中长期看,继续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

Tags:[db:TAG标签](512507)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加强财政货币协调配合 格外重视关键产业发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